导航菜单
网站标志
自定内容

扫描二维码

关注“教装商情”公众号

搜索
一张“课桌”撑起教育蓝天
作者: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发布于:2021-03-09 20:51:09    文字:【】【】【
摘要:教育公平的梦想正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成为现实。

从北京出发前往乌鲁木齐,再从乌鲁木齐转机去往阿克苏机场,到达阿克苏后,继续驱车向西108公里,辗转10多个小时,到达乌什。

乌什县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西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拥有人口22.1万,其中学生4万左右,少数民族占比达99%。国家通用语言教育难度极大,教师严重短缺、教师周转宿舍不足、教师绩效考核实效性不强、办学条件薄弱等现状制约着当地教育水平的发展。

这里的孩子更渴望科技馆、实验室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教育发达地区,教育的科普资源非常丰富,各类博物馆、科技馆随处可见,不足为奇。相比之下,由于受到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再加上新疆地域辽阔、交通不发达等因素,科技馆、实验室是很多乌什孩子梦寐以求的教育场景。

曾经,一块屏幕改变命运的故事,让人们唏嘘感叹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的同时,也认识到互联网、新技术为教育资源的流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结合国家“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的任务安排,教育部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让优质教育资源得以传播和共享,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则用另一种方式将科技馆、实验室、语音智能带到了乌什这个西部小县城。

2019年11月30日,智慧教育(乌什)培训中心、体验中心落成典礼成功举办。乌什县委书记刘国强,乌什县委副书记、县长吐尔洪·阿布拉,县四套班子相关领导,县直及驻县各单位干部职工代表和教师代表等出席了典礼。这充分彰显了乌什对教育优质资源的迫切需求,以及利用前沿技术打造乌什智慧教育的决心。

在中小学校引进创新实验教室,通过人工智能重构课堂教学模式,用以推进教育变革,成为乌什对未来教育的探索。活动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附校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志红作为特邀嘉宾在主题报告“人工智能与3.0学校” 中讲述了乌什未来:“对于因受时空限制而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观察和控制的事物和现象、变化太快或太慢的过程,以及有危险性、破坏性和对环境有危害的实验,完全可以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呈现。只有促进传统实验教学与现代新兴科技有机融合,切实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才能真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乌什孩子梦寐以求的科技馆、实验室,很快成为现实的课堂环境。

这里的老师变成了好学的“学生”

对于在人工智能虚拟实验室上课,起初,乌什的老师们对于这样的实践教学心里都没底,没有人毛遂自荐,场面有些冷淡。在北京项目培训老师的邀请下,一位生物老师首先打破僵局,上台试讲了一小段关于“肾脏”的课程,几十分钟的试讲竟出乎大家意料地流畅,而且课本的知识点讲得都很到位。不论是肾脏的构造,还是功能, AR智能课桌都展示得非常全面,这大大增强了老师的授课信心。

生物课的精彩试讲为其他学科老师的上台开了个好头。随后,物理和化学老师也先后上台,尝试使用AR智能课桌进行授课。其中,有一位老师精彩的授课让大家耳目一新,课堂效果非常好,引来听课教师的赞许。技术助力课堂教学的效果开始展现了,老师们逐渐接受了AR智能课桌辅助教学,并能结合自己的风格实践教学。

为了能给学生们营造出与传统课堂不一样的课堂体验,增加课堂互动,乌什的老师们对AR智能课桌的每一个功能都细致地做了笔记,这一刻,伏案做笔记的他们似乎更像一个好学的 “学生”。

第二天,一堂液体导电的物理实验课在阿合雅镇中学的虚拟实验室里进行。现场,AR智能课桌成功地引起了学生们学习和思考的兴趣。

课后,北京项目培训老师走到讲台前问:“好玩吗?”学生们齐声大喊:“好玩!”一位初三的学生告诉老师:“以前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做不了,现在通过AR智能课桌都可以进行了。”

在培训之余,北京项目培训老师与一位来自贵州毕节的教师交谈,在问到刚毕业一年的他为什么要选择到新疆当老师时,这位年轻的老师说道:“做教育不一定要去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大城市,那些资源落后的偏远边陲,也同样需要人去传道、授业、解惑。”

一句简单的话,让北京项目培训老师看到了当下许多年轻人的闪光点。他们把火热的青春奉献给这片土地,以自身为炬,照亮偏远地区孩子们的梦,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光。

智能课桌的秘密

一颗种子从播种到发芽,再到结果,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

这是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科目第一单元的第一课——“种子发芽了”的教学内容。

由于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周期性,在一节传统的实验课上,老师只能带着学生们观察种子生长的其中一个阶段,而要想完整地观察植物生长的全过程,实现对植物生命历程的认识,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们感受到阳光、水、空气等自然条件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一节40分钟的课是远远不够的。  

“孩子们对植物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由于我们没办法做持续的实验,他们理解起来并不容易。”这是乌什县依麻木中心小学科学老师玛依热·买买提的苦恼。

然而,部分实验课难以在课堂上复现,并不是科学课的“一家之苦”。

像物理、化学、生物这些注重观察和理解的学科,也有它们在传统课堂中难以开展的重难点实验。久而久之,老师“做实验”变成了“讲实验”,学生“做实验”变成了“做实验题”,实验课的地位一直被压缩,一直是传统课堂中的“痛”。

可喜的是,AI虚拟实验室的出现,正在慢慢地改变这样的情况。

实验室内设置多台AR智能课桌、AI智慧黑板和轻沉浸VR一体机,结合本地教育产业发展,通过以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为核心的多功能智慧教育应用,将多功能实验室整合到一台课桌里。让课本电子化、让课堂智能化,让智慧教育设备走进学校、走入课堂,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和学习系统性融合。

“我已经连续听了3天课程了,已熟悉了基本操作方法,准备这两天运用设备正式开课。在上示范课的时候,感觉到运用AR智能课桌授课非常能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效果比以前好了很多。”玛依热·买买提说。

“课程里设置的模拟实验加速器还可以让一些需要长时间等待的实验快速完成,在课堂上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看到实验结果,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乌什县第二小学教师丁万波说。

AR/VR技术能够高度还原真实世界的视觉效果和物理特性,光学识别技术操作台又兼顾互动体验的真实性,不仅能将学科的复杂知识和抽象结构形象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还给教师配备课件、教案等,给教师一些备课参考,提升教师运用智能设备改变传统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技术在实验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实验活动与中小学各科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大胆创新,切实扭转忽视实验教学的倾向,提高实验教学实效。

全社会共同努力,技术助力优质教育资源“流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很显然,当下教育的不公平、不均衡问题,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体现。

在全社会的共同推动下,近年来国内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象有所缓解。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教育走向信息化、智能化,突破传统教育在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持。

一直以来,乌什县在财政相对困难的情况下,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落地,在2019年与讯飞幻境合作建立新疆首家智慧教育体验中心、培训中心,并在4所学校建成4间人工智能实验室,运用“人工智能+AR/VR”技术教育设备,让课本电子化,让课堂智能化,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和学习系统性融合。

受财政条件、人员素质等种种因素影响,教育的信息化、智能化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磨合。

千年以前,杜甫曾经面对被秋风吹落的破败茅屋大声呼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今天,教育公平的梦想正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成为现实。

人物
全屏背景

Copyright © 2019,www.jyzbsq.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深圳市华裕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粤ICP备19033845号

联系地址: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桂花社区赤花岭新村1巷1号 E-mail:liuxiaohua@jyzbsq.com  服务热线:0755-2107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