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网站标志
自定内容

扫描二维码

关注“教装商情”公众号

搜索
未来教育如何迎接时代变化?十位教育专家这么说
作者: 必达建设更好的学校    发布于:2021-03-21 23:53:54    文字:【】【】【
摘要: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家庭、学校、社会如何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一个关键。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家庭、学校、社会如何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一个关键。探讨未来教育的变革,推动中国教育的创新,需要我们教育行业同仁不断地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去实践。

01

教师是开启世界未来的钥匙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每年的全国两会,教育话题都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今年刚结束不久的两会上,各方代表们也提出了不少关于教育的建议,其中不少与教师相关,引发了网友关注和热议。

今年两会,民进中央带来《关于加快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学历层次的提案》。提案指出,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偏低,远不能适应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任务,“十四五”时期,应深入落实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要求,加快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学历层次。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代表民进中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建议扩大全国教育硕士招生规模,逐年增加师范专业学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计划人数,进而推动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

倪闽景分析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关键,特别是要提高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从基础教育教师的入职门槛与目前在职学历水平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甚至与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很大。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表示:“教师的工作时间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占用教师工作时间的工作,并非全是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她建议:减少学校与教育无关的工作。

刘希娅建议,要减少各类评比检查,精简各类评比达标活动流程;要严格控制各类“进校园”活动,提前计划申报、严控数量,减少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要大幅削减部门摊派任务,减少要求教师及学生、家长关注公众号、转发文章、下载APP、平台注册等行为;非教育教学直接相关任务,原则上不得硬性规定教师完成,保障教师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02

教育的起点,重新认识儿童

大数据、生命科学、智能制造、新能源、量子通讯、虚拟现实......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空前的发展,一个万物互联的未来已经到来。

身处这个充满变化与挑战的时代,我们不禁发出疑问:如何教育,孩子才会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保持美好的生命姿态,既能创造幸福的未来,也能拥有幸福的当下?

——我们必须回到教育的原点,追问:儿童是谁?

全国知名校长、成都巴德美际学校小学总校长蓝继红说,我们的教育理念或方式常常来源于自我人生的投射,但我们需要了解,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在特定的时空和环境下,将生命投入不同的活动,和不同的人建立各种关系,产生各种特殊的责任和关怀,并在这些责任和关怀中,最终赋予自己生命的意义,让我们每一个人成为独特和不可替代,丰厚而难以分割。

个体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让相互理解变得绝非易事,因此,我们对待教育的根本观点就是追随并信任孩子,让自己重返童年,与孩子相逢,做孩子的追随者,而不是决策者、拯救者和大律师。

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成为一个不会犯错的人,而是恰到好处地保护孩子自然生长的能力,保护他对学习的热情、对自我的信心、对生命的尊重。一个能够常常被倾听、理解、支持的孩子,将获得巨大的快乐与自信。

03

教育的复兴有赖于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康长运教授认为,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复兴有赖于教育,教育的复兴有赖于学校。

中国教育应该是创新的教育,世界的教育应该有中国的贡献。中国教育创新是没有选择的选择,而中国教育创新要向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向孔子学习教育智慧,要对文化传承理解,认同,学习并创新;并且应用到当今实践当中去。

康博士认为,我们国家的发展,特别是教育的发展,要在文化土壤里找到自信。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百鸟朝凤、万国来朝、近悦远来的辉煌时代。虽然,在近一百年,中国声音在教育体系当中逐渐失去地位,甚至遭到一些恣意的歪曲和丑化。然而,在逐渐失去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仍然显示出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如今,中国迎来了一个伟大的复兴时代。当代教育者应该有这个担当,康博士认为我们要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复兴,一定要建立在文化的复兴之上,文化的复兴要建立在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教育体系之上。

04

民办学校未来如何发展?

中国人口众多,教育需求巨大,公共教育资源早已无法满足居民对于教育的需求,民办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教育任务。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办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作为学校办学者经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学校以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它还能不能很好的生存和发展,它还能不能适合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中国民办学校的未来发展之路应该是怎么样的?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方建锋说:

首先,对于营利性的学校来讲,它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主要的需求就是要办得非常有特色,才能经得起市场的选择,经得起家长和学生挑剔的眼光,他们才愿意支付费用,愿意承担自己是营利性学校的学生这样一个压力。

第二,对非营利学校来讲,最近几年监管的政策力度是非常强的,主要针对的是非营利中间进行的关联交易等等。非营利性学校在十四五期间,政策合规性的压力会非常大,面临的公办教育的挑战也会非常大,它还要适应我们整个国家在十四五期间的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样一个需求。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全国范围的提法都是“优质均衡”,所以对非盈利性学校来讲还是要靠优秀的质量。

05

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活力

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中外合作办学事业蓬勃发展,从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事业的有益补充发展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扎根中国、融通中外中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中国路”。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独立的大学,目前全国仅有9所,其中包括宁波诺丁汉大学(2004年创办)、西交利物浦大学(2006创办)等。虽然独立法人合作办学机构办学历史仅有十几年,但凭借国际化优质资源,高质量的教学和海外升学方面的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考生的青睐,生源质量持续提升。

宁波诺丁汉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作为中国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其重要标志性意义不言而喻。

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对于这个问题,16年来全程参与宁波诺丁汉大学建设与发展的主要负责人与见证者宁波诺丁汉大学副校长沈伟其这样说道: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的落成典礼上说,“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创建和成立,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结合的先河,为中国教育走向世界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也为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

跟其他国内大学相比,宁波诺丁汉大学最大的特色是国际化——引进国外最优质的高等教学资源,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西交利物浦大学行政信息楼

西交利物浦大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独特的大学理念、高水准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浓厚的国际化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被誉为“中外合作大学的标杆”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路者”。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说,一直以来,他一直把西交利物浦定位为教育的变革者或探索者,也一直在思考怎么办好这样一所学校。

席校长试图将学校成为一个支点,来实现撬动教育的目标。因此,并没有把办好西交利物浦大学当成目标,而是希望通过他们的教育探索和实践,去影响中国甚至世界的教育,这才是他们的使命。

06

基础教育的创新探索

在深圳有这样一所学校,创办仅8年时间,这所贯通小学、初中、高中的十二年一体化的公立学校被称之为“基础教育界的南科大”,它就是——深圳明德实验学校。

2020年7月,深圳市教育局陈秋明局长到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视察调研,他指出,明德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探索是有前瞻性和开拓性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深圳市正在积极研究制定基础教育先行示范行动方案,明德的探索为深圳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对公办学校的进一步优化和民办学校的进一步提质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创造出介于公民办学校之间的“第三条道路”——“明德模式”。“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这所由深圳市福田区政府和腾讯慈善公益基金会合作举办的教育综合改革示范校,采用了“公立学校、委托管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背景下,更显示出了自己的创新意义。

学校于2013年创办香蜜校区,2015年接管碧海校区,前者是增量改革,后者是存量改革,如今两校区都发展为家长口中的好学校,证明“明德模式”是一条行之有效的中国学校的转型发展之路;“明德实验学校好似搅动深圳公立学校发展的“一条鲇鱼”。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鲁江认为“明德模式”极具示范意义,既对接世界一流教育的学校形态,又适合深圳实际。深圳应该进一步探索“公立学校、委托管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崭新的体制,引入社会资源办教育,实现社会联动,合作办学,不断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突破公立学校教师编制、教师招聘、绩效工资、职称评审等方面的困局,探索一条介于公民办学校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全面激发办学活力,构建多元共治、民主参与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

鲁江认为,学校就是要培养适应未来和引领时代的人才,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则需要教育者们进行系统的研究。

07

教育集团的新思维

▌世外第一所传统高中

世外教育集团第一所与上海新高考方向无缝衔接的直属高中——嘉兴市上海世界外国语高级中学,将于今年招收首批新生,升学目标全面瞄准“清北交复”等国内双一流大学。

已经连续成功开办了10所世外学校的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总裁徐俭对办好这所学校充满信心:“我们不会去走原来的老路,嘉兴上海世外高中既立足于高考出成绩,更要全面培养学生素质。”

在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总裁徐俭看来,无论是国际教育还是国内教育,在“优质”这一指标下并没有区别,本质上都是坚持把人培养好,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

徐俭说,未来的教育是不断改变的教育,也是不断中外融合的教育。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中外教育都有其各自的长处与特点,都有其各自适应的模式与办法,所以未来教育必然是一种交汇,是东西方文化、教育内容、教育经验、理念方法的不断融合。所以我觉得在未来教育过程中,将颠覆之前纯粹海外式的国际教育,更多的精英教育将是经过本土改造的、中外融合的模式。

▌海亮教育打造“未来学校”正式启动试点

2020年11月,海亮教育确定将天马实验学校和海亮实验中学设立为海亮教育研究院实验学校,通过办学经验提炼、教育管理创新、优质产品运用,以及先进技术应用,形成涵盖各项标准体系的《海亮教育办学宝典》,打造快速升级并有丰富内容的智能校园系统,为业界树立起“教育+科技”的未来学校标杆。

成立一年多时间的海亮教育研究院的研究项目正式进入实操阶段。海亮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杭承政在《建设推进方案》中明确:它将是海亮教育的“样板间”,是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先行先试的实践基地,是关注未来人才培养、探索未来教育的领跑者。

具体分三步走,短期任务主要是研究院产品的落地孵化,展开有效实验,推动学校创新升级;中期任务是服务海亮集团正在大力推进的“振兴欠发达县域教育行动”,搭建海亮特色的育人理念和育人体系;长期任务是建设“教育+科技”的未来标杆学校,对外输出复制,助力战略扩张。

当前教育的发展速度比近代历史上任何其他时期都要快。正因为如此,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它是如何以及在何处发生变化的,以便教育工作者和学校能够支持学生准备迎接今天不存在的挑战和职业生涯。

人物
全屏背景

Copyright © 2019,www.jyzbsq.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深圳市华裕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粤ICP备19033845号

联系地址: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桂花社区赤花岭新村1巷1号 E-mail:liuxiaohua@jyzbsq.com  服务热线:0755-21071640